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高校招生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各省高考:全国综合 上海春季 天津春季 古巴
 
2010年上海大学自主招生近日启动
来源:新闻晨报 2009-12-8 编辑:福建招生考试网 【字体:小 大】
上周,上海大学正式启动了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工作。 2009年上海大学即试行了自主选拔“中学校长推荐制”,2010年上大仍然坚持“中学校长推荐,学校不再另行组织测试”。为此,记者采访了上大分管招生的副校长叶志明。

  坚持校长推荐 不另行组织测试

 

    上周,上海大学正式启动了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工作。 2009年上海大学即试行了自主选拔“中学校长推荐制”,2010年上大仍然坚持“中学校长推荐,学校不再另行组织测试”。为此,记者采访了上大分管招生的副校长叶志明。

[试点宗旨] 切实为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提供空间

    2009年上海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成为上海地方本科院校中第一所参加高招改革试点的学校。上大独辟蹊径,采取了与其它自主招生院校不同的方式,为中学素质教育开辟了新天地。100名自主招生的考生中上一本线的有39名考生,最终上大录取了24名。

    叶志明强调,上大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来不拘一格地选拔“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突破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单一模式,给中学校长以充分的自主权,切实为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空间。上大也希望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减轻目前大学招生录取中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给基础教育造成的压力;希望与中学校长,特别是那些有教育思想的校长们一起,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远大理想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此,上海大学坚持中学校长推荐,不再另行举行测试。

    为自主选拔录取学生建成长档案

    2009年上海大学的自主招生因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已有部分中学启动了与上大自主招生接轨的中学素质教育改革项目工作。今后上海大学将逐步充实自主选拔录取的专家队伍;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进一步细化跟踪指标,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总结这些推荐生对上大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将自主选拔录取学生的跟踪情况及时反馈至各中学,逐步建立和加强该校与相关中学之间的诚信机制,提高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聚焦“校长推荐制”·学生反弹]

上海会有500个钱钟书吗?

□上外浦东学校 徐昕云

    北大提出的破格录取制度,引起了社会上的哗然一片。各个高校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推出各自的政策,而每个考生和家长的心也随之波动起来。然而,在了解了这样一个制度之后的我,比起满心的期待,担忧的程度更甚。

    就从最根本的出发点谈起。北大的初衷是要通过这样破格录取的方式,招揽如钱钟书般的偏才、怪才,使他们的才能不至于因为高考的总分较低而错失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而让人疑惑的是,这样的初衷到了复旦的直推政策中就化身成了尖子生的提前录取。我会这么说,是因为复旦所谓的直推存在着时间和人数上的荒谬。它如果是为了招纳偏才怪才,那它应该将录取的时间定在高考放榜之后,在少数的落榜生中寻找那么几个“金子”。而如今它却将直推的时间定在高考之前,那就是一种变相的提前圈优等生源。另外,它在人数上的设定,也让人吃惊——500人。但,上海会有500个钱钟书吗?这样的不现实,就是揭开它这个政策假面具的有力证据。

    其次,制度中所提及的公正的推荐,在我看来在本质上与重视功课排名的先后无异。作为学生,对于学校成绩的处理,我是很了解的,相信多数学生也会认同:学校所有的机会分配,都是根据每一次考试成绩的排名,并在逐次更新的基础上做出的。在学校,在成绩基础上得到的功课排名一定会是多数人认可的标准。鉴于以上所述,我才会得出那样“无异”的结论。同时,假想这样一个过程:各个学校按照功课排名选出了最靠前的几个学生,分配了直推的名额,将这样最冒尖的学生推荐给了如复旦一般的高校,最终达到了让优秀学生进入最好大学的目的。而这样的一个目的的达到在没有直推名额的情况下就办不到了吗?绝对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凭借自己的成绩足够进入高校,根本无需推荐。高校这样的多此一举,只能使他们的本意昭然若揭,实在让人堪忧。

 

[备考策略1]

作为“大比重”学科,我们如何备考数学?

□长宁教育学院高三数学教研员 沈子兴

    2010年清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科大、西安交大五所重点大学将实行联合自主招生。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应对自主招生呢?

    一、自主招生、目的明确

    高校为何要进行自主招生?主要原因一是能招到优秀学生;二是能招到适合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由于各高校的学科分布、学科优势各不相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但当今的高考是用同一把尺子评价不同的学生,难以发现学生的专长和潜能,因此高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招收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适应该专业学习的需要。这样高校在自主命题时考试的范围就不一定拘泥于中学课本知识,超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就显得很正常。

    二、内容拓宽、难度加深

    既然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进行自主招生,高校在命题时既要考虑到中学现有的学习内容,又要注意到数学内容的拓展性,虽然各高校招生的题目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征就是“内容拓宽、难度加深”,关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关注中学数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由于2010年实行联合自主招生,因此,上海考生必须清醒认识到两方面问题:

    一是上海教材与全国教材的差异。就高中数学教材而言,虽然各有特色,但总体来说上海教材与全国教材相比内容少难度低,上海教材有的内容全国教材几乎都有,如“导数”等内容,全国各地教材几乎都有,唯有上海教材缺此内容,“导数’作为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研究函数性质如判断复杂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单调区间、求函数的极大(小)值时等,给解决问题带来很大方便。同时应注意到教材在内容的深度上也有所差异,如“不等式的证明”,因为技巧性强,因此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全国教材对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有利于学生[2010年政策] 专业选择覆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试点范围:2010年上大自主选拔录取的计划为100名,仍选择教育部批复的25所中学作为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学校,但是,在名额分配上,不再采用平均分配,将根据各中学2009年录取学生情况和中学意向决定名额的多少。
 
优惠政策:1.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无论在平行志愿的“A”还是“B”填报上海大学,只要高考成绩达到上海市“一本”录取资格线,学校就按考生志愿直接录取。这样既给了考生一次填报其他高校的机会,又让考生有机会享受该校按志愿直接录取的优惠政策。2.专业选择覆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2010年上大的所有专业均向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开放(学校的基础班、艺术类等除外)。 3.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上大的学生,可以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即自强学院的选拔考试。

    主要日程:12月11日,参加上大自主选拔录取的中学提交推荐方案及意向名额数。 18日,上大向中学反馈方案审核结果并发放报名表。 28日,中学确定推荐学生名单并公示一周后于2010年1月5日将学生相关材料提交上大。 1月15日,上大确定部分参加面谈的学生名单。 1月24日,部分须参加自主选拔录取面谈的学生到上大参加面谈。 1月25日,上大确定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对数学解题方法的整体掌握。这些方法在解决其它问题时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是考试内容是中学内容的延伸。如数列极限中“极限的迫敛性”在求极限中经常使用;又如重要极限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在函数极限中,两个重要极限在自主招生经常涉及。目前中学数学课本中复数只有代数形式,其实复数的三角形式沟通了复数与三角、复数与几何之间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涉及到复数的辐角、辐角主值等概念。课本中向量的运算只包括向量的加、减法以及数量积,但在自主招生的试题中经常出现向量的“向量积”。再如数列中对“n阶差分数列”的考查也是屡见不鲜,对“斐波那契数列”的考查,也是常考常新。这些内容在数学的发展史上都留下过深深的烙印。

    三、立足当前、补“点”扩“面”

    同时大家看到自主招生对数学的考查与平时学校的训练存在距离,要求学生对数学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对此我们该如何准备呢?

    首先,应立足当前的学习,对高中数学中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重要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能熟练掌握。有些内容虽然课本中涉及到,但要求很低,作为考生决不放过,如前面提到的“不等式证明”问题,又如对“二项式定理”的学习,重在定理的广泛应用,再如对数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果一无所知,遇到相关问题便束手无策。考生应提前完成高中数学整体复习任务,迎接自主招生考试。其次应花一定的时间对如上所说的一些问题进行学习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高等数学中的“数学分析”的部分内容,使自己对函数研究的方法、对极限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由于时间紧,因此只能选择与中学数学关系比较密切(如上所列)的知识点,在“点”上进行突破,从更高的层面理解中学数学知识背后的关连,以扩大数学视野,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备考策略2]请见下期

周末聆听讲座 寒假名师指导

    寒假即将到来,孩子补课哪里去?中考备考还没有方向怎么办? 12月12日、13日易思将在五个区举办多场针对初预至初三提前备战中考的名师公益讲座,欢迎预约听讲。讲座安排咨询电话:65169857。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